下午第一節國文課,大家仍昏沉沉的。
今日重點,
譬喻──明喻/暗喻/略喻/借喻
(1)明喻:喻體、喻依、喻詞三者兼備。
A.大自然有時很像戲劇。(陳冠學 西北雨)
B.去惡,如農夫之務去草焉。(甘績瑞 從今天起)
C.那明湖業已澄淨得同鏡子一般。(劉鶚 大明湖)
(2)隱喻:具備喻體、喻依,而喻詞由「是」、「為」、「乃」、「 即」等代替。
A.那河畔的金柳,是夕陽中的新娘。(徐志摩 再別康橋)
B.青綠的絨毯一夕變成皺縮的碎紙版。(向陽 春回鳳凰山)
C.青春是挽不回的水,轉眼消失在指間。(五月天 瘋狂世界)
(3)略喻:省略喻詞,只有喻體、喻依。
A.女人心,海底針。(俗語)
B.時間,愛情的試金石。(呼嘯 家園戀)
C.菊,花之隱逸者也;牡丹,花之富貴者也;蓮,花之君子者也。(周敦頤 愛蓮說)
(4)借喻:省略喻體、喻詞,只剩下喻依。
A.歲寒,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。(論語 子罕篇)
B.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。(楊喚 夏夜)
C.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(諺語)
-----------
另又提到,借喻與借代之分。
借代,又稱換名、代稱、替代、提喻,修辞技巧,通常用於修飾文句。 借代,顧名思義便是以一物借來代替一物出現,類似一種以偏蓋全的概念,因此多數為動詞。
借代語 | 借代意 |
1.回祿 | 火災 |
2.祝融 | 火災 |
3.巾幗 | 女子 |
4.陛下 | 皇帝 |
5.方寸 | 內心 |
6.布衣 | 平民 |
7.羽觴 | 酒杯 |
8.社稷 | 國家 |
9.紅袖 | 女子 |
10.折柳 | 送別 |
11.烽火 | 戰火 |
12.桑梓 | 故鄉 |
13.臨池 | 寫書法 |
14.殺青 | 作品完成 |
15.孔方兄 | 錢 |
16.解語花 | 美人 |
17.王者香 | 蘭花 |
18.杯中物 | 酒 |
19.烏紗帽 | 官職 |
20.兩腳書廚 | 書呆子 |
21.梁上君子 | 小偷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下午第八節,跟著怡仁老師去設備組。
要來印兩張大海報~是給國一學生的活動。
我和怡仁老師第一次裝紙就上手!沒有被退紙喔!
等待列印的過程其實蠻長的,我們難得可以坐著好好聊天,一邊等待。
怡仁老師說,現在教職的確不好找,可以多碰碰運氣,可能會有些辛苦,但慢慢可以熬出頭的!
我也分享自己其實若沒有走上教職一途,我依然還是會以教書為目標。
或是像作文呀!
今年是邁入第三年觀阿建老師的課了!2017年5月我開始成為千樹外派教師,到今天差不多一年又五個月。
其實也覺得自己的教學技巧、收集故事的能力都還在努力。有時也會生氣講不好某一堂課的時候,覺得自己準備的不夠多,不能讓每一個孩子寫到我想要程度。但後來,試著多給孩子包容力,給自己更廣的拉扯度,每一次講不好課堂時,就記下並修正,一樣的教材,三輪四輪之後,一定會越來越好的!
盯著很久沒人登記的簿子,怡仁老師笑著說:「妳看!大家都沒在簽啊~」